1968美国8.1分惊悚恐怖《罗斯玛丽的婴儿》BD1080p.中英双字


罗斯玛丽的婴儿海报

名称:罗斯玛丽的婴儿

别名:魔鬼圣婴(港) / 失婴记(台) / 罗丝玛丽的婴儿 / 魔鬼怪婴

主演:米亚·法罗 / 迪维尔·马丁 / 帕茜·凯莉 / 西德尼·布莱克默 / 莫里斯·埃文斯 / 鲁思·戈登 / 拉尔夫·贝拉米 / 约翰·卡萨维蒂 / 埃马利娜·亨利 / 小伊莱莎·库克 / 维多利亚·沃特瑞 / Hanna·Hertelendy / 查尔斯·格罗丁 / 菲尔·利兹 / 霍普·萨默斯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地区:美国

年份:1968

语言:英语

时长:136分钟

更新:2023-10-18

罗斯玛丽的婴儿剧情介绍

凯(约翰·卡萨维兹 John Cassavetes 饰)有着一个外表单薄脆弱的妻子罗斯玛丽(米亚·法罗 Mia Farrow 饰),自从他们搬到新公寓后,凯就和邻居一对老夫妇相谈甚欢。而罗斯玛丽却并不特别喜欢这对邻居,令她感到不适的,还有接下来的一连串怪事。 罗斯玛丽看 到了自杀的女人,在日渐诡异的生活气氛下,她还做着毛骨悚然的梦。梦中,有一个长毛怪物侵犯自己,罗斯玛丽从噩梦中醒来不久,竟得知自己已有身孕的消息。邻居老太前来照顾罗斯玛丽和腹中婴儿,然而,罗斯玛丽却渐渐怀疑,一切的古怪事情,都来自于这个表面和善慈祥的邻居,甚至还有自己的丈夫!他们正在合谋计算罗斯玛丽的婴孩。到底是罗斯玛丽的幻觉还是确有其事?当她看到出生的婴儿眼中竟无瞳孔时,罗斯玛丽知道,魔鬼的气息近在眼前。

罗斯玛丽的婴儿下载地址一

防止迅雷屏蔽磁力链,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罗斯玛丽的婴儿下载地址二

罗斯玛丽的婴儿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罗斯玛丽的婴儿豆瓣热评

  • 小马.王2016-09-23

    结尾的微笑,刻画出母爱。哪怕生了个魔鬼,但母爱依然。怀胎十月,负能量的积攒,在女主狐疑的情绪中,在考究人物站位与光线布置中,充满了未知的压迫感。这压迫感体现在米亚法罗那消瘦苍白的脸,那空洞惊惧的眼。最后,老信徒们的狂欢仿佛在告诉世人,有人信仰耶稣,同样的也有人信仰撒旦!

  • 芦哲峰2013-01-12

    触及撒旦,祸延妻儿。总有一种感觉,现实比电影还疯狂。

  • 恭喜发财小林桑2012-09-07

    我发现好多恐怖片都由于是女主对男主说“我们租(买)下这里吧~”“我太喜欢这里了~”也甭管这房子有多难看多晦气邻居多古怪什么的。。。这总让我产生“揍是坏你手里了!”的想法。。。ps这要是日本拍就不只是悬疑恐怖那么简单了!猛然想到《黑暗圣经》什么的= =

  • 水仙操2011-01-07

    撒旦比上帝差的那一点儿能力就在于他必须身体力行而不会感孕。形销骨立的孕妇,无袖长摆裙和发型充分营造出女主角的圣洁美。毫无惊悚画面,婴儿甚至完全没有露面,但能沉淀出很强的心理压力,足见功力之作。传闻波兰斯基的妻子怀孕时在家中被邪教“曼森家族”成员残忍刺杀事件与此片有关。TANNIS

  • 火娃2019-08-19

    7/10。重温,频繁运用通道和门框制造视觉反差,譬如矮小的房屋中介将挡住通道的诡异柜子搬回原位,置于前景的丈夫高大颇具威胁,铺垫了通道后就是撒旦聚会(丈夫也参与其中);罗斯玛丽打电话时脸部被门框遮去,构图重点偏左营造失衡的效果。大胆的剪辑技巧渲染噩梦,提供了丰富信息,隔壁老妇的凶恶抱怨对应脑海中老修女的严肃面孔,梦见游艇上婚戒和衣服被丈夫扒光、裸体的罗斯玛丽转眼间穿上泳装,象征着圣洁和驯顺的女性符号,罗斯玛丽原先质疑天主教的禁欲,主动在阴暗空荡的公寓提出做爱,照镜子露鬼脸把有异味的护身符丢进抽屉,最令她失去精神支柱的是魔鬼受孕之际主教也成了帮凶,随后像一个受审的女巫剪短发惩罚自己,结尾明妮用口水擦地板的刀痕表明她的无助:周围人关心地板胜过关注孕母的痛苦。但除了最后默认自己为撒旦之母,情节略无味。

  • 峰峰峰峰2014-10-01

    恐怖在片外,惊悚在人心。电影并没有用什么血腥暴力的镜头,却着实让我恐怖了一把。真正成功的恐怖片,走的是内心,而不是只搞视觉与听觉的强烈渲染而营造恐怖。波兰斯基是一个靠燃烧胶片来取暖的人,他把自己隐藏在那个虚构的罪恶世界中,用一种冷漠的方式来寻找温暖。

  • 今天活下来了2017-05-31

    在这部片子里令我震惊的不是波兰斯基绝妙的导演天赋与风格,而是他作品中百分之一百的黑暗。同比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虽是类似题材,却没有类似的,这纯度颇高的黑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一直以来排斥波兰斯基是有理的,他的作品并不沉重,但是真的太邪恶了,女人们被害的场面都极其真实可怕。

  • 狄飞惊2016-04-08

    人们多半津津乐道于本片激怒了极端宗教人士,从而导致现实中导演妻儿惨遭杀戮的悲剧。其实生活和影片的互为映射还不止于此,主演米娅法罗在现实中与伍迪艾伦长达数十年争夺子女的恩怨,也是如谶言般让人细思极恐啊。

  • 蘇小北2011-02-25

    對於上帝已死,尼采渴求超人的出現,而波蘭斯基則悲觀地指向了撒旦。

  • 托尼·王大拿2013-02-27

    心理恐怖片的绝佳样本,暗示隐喻和细节无处不在,镜头和用光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构筑出步步为营愈演愈烈不可抵抗的压抑;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上哪找米亚·法罗这样神经质的演员啊?有几场戏她那非人的苍白面孔让我觉得她其实才是魔鬼化身...

  • 张天师2006-12-06

    经典恐怖片,少见的邪教题材。没有下三滥的恶心镜头出现,惊吓点却一样很多。节奏把握恰到好处,扣人心弦。米亚法罗出演被迫害的神经质美女,消瘦的脸上惊人的大眼睛相当惹人怜爱。次片上映后,罗曼波兰司基的妻子残遭manson邪教组织成员杀害,孕妇被人剖开肚皮,沾着鲜血在墙壁上写下标语

  • 路西法尔2020-03-17

    意外地像美版《坡道上的家》,百分之八十的部分都像是在讲述女主的产前焦虑:从怀孕开始各种不搭调的人就开始不断地以“关怀”的名义入侵她的私生活,她产下孩子后却被周围人夺走,最后一幕理当是恐怖的巅峰,却异常地有点喜气洋洋的气氛。其实是不是魔鬼之子又有什么差别呢?女主面无表情地站在摇篮边,已经完全被“母亲”这一身份异化。天主教的符号和教会生活贯穿影片,充当了压迫性力量的表征。

  • 寒枝雀静2019-07-18

    D / 段落内部的鬼魅感只做到了清晰(生硬的语调杂糅),段落间的磁性又很弱,以至于最终只有一种对恐怖的“指认”而没有对恐怖的“困惑”。

  • cream.cx2006-12-15

    看片时,结尾卡了,当时想哭啊~~~后来社团重放了此片。然后我带回家给我妈看了,老妈当晚做噩梦。第二天发话:下次多带点恐怖片回来看!

  • 文泽尔2009-05-10

    流行时代的流行书却能塑造出一部经典片子:一个恐怖的画面都不必要,不过是一群信奉撒旦转世的变态人(30年代的书籍,19世纪末的家族,邪教和巫法:当然,这些Ira Levin可是语焉不详),和一堆经典的隐喻,就将最压抑无助的场面雕琢到浑然天成。母爱给出的无奈结局远超原著跳楼以正天主的轻薄虚假,变成了难得的开放式厚重收尾。拼字游戏的那一段,以及衣橱出柜后的画廊浏览,堪称恐怖片的内涵画面经典。

  • 凉水2012-10-20

    直到女主角拿着那本封面写着“Is God Dead?”的时代杂志才终于意识到这是部概念先行的影片。在疯狂的集体无意识浪潮里,是该做一名殉道者,还是一个随从?原著里rosemary选择了跳楼以扬正义。波兰斯基决定不升华她,让她沦为魔鬼一员。女主角太像twiggy了,举手投足都像模特,每个镜头都美到窒息。

  • 米粒2011-09-25

    最好的恐怖片就是没有任何恐怖镜头,却让我看完胃里不停翻滚,觉得天昏地暗⋯⋯女主角相当有恐怖片气质

  • 欢乐分裂2014-09-13

    #重看#跳楼桥段、苍白嶙峋的造型、周遭全是冷漠敌意,和《怪房客》几乎如出一辙,沉沦绝望,对人类失去信心,让波兰斯基在开发此类题材上乐此不疲;不见血腥,寒意上身,不闻刀枪,惊恐兜头,杀人于无形,谈笑间灰飞烟灭;重看才发现丈夫是Cassavetes,Mia Farrow此片中表现甚佳。

  • 小岩菽2010-04-13

    波兰斯基无微不至的通透的用光让MIA的脸上始终笼罩着一层圣洁的芒辉,眼底有海,唇边绽花,瘦削苍白的脸颊嬴弱却不屈,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离奇的情节中有普世价值和足够温情。第三部波兰斯基的电影,每一部都让我爱上他镜头中的那个时代。

  • Andor-Genesis2006-08-17

    尽管没有恐怖镜头,但里面那种猜疑很要人命!~我害怕听片头的音乐。

  • qw0aszx2015-01-24

    悬念和那种压迫之感实在是太让人难忘了,一直精神压迫到最后揭露结局,虽然没有一个恐怖镜头,但是一口气看下来真是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紧张。波兰斯基的整体掌控水准的确太厉害了,全片看下来超级顺畅,毫无处理的痕迹。 9.2分★★★★☆

  • 吃电影的番茄2015-10-23

    在美国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老美们都快吓尿了!至于为什么外国人会觉得如此恐怖,除了波兰斯基营造的出色的恐怖气氛,还有影片中这种在西方遭天谴的魔鬼主题(当然这种东西东方人很难领会到)女性角色如同希区柯克的美人计,被蒙在鼓里,被玩弄在众人之间!影片最终回到常见的母性主题,只不过很黑暗

  • 内陆飞鱼2013-05-26

    波兰斯基的《怪房客》、《冷血惊魂》、《魔鬼圣婴》都是发生在“他人房间”里的惊悚故事,神秘主义氛围营造得一流,这三部其实可以算“鬼屋三部曲”吧。

  • 密斯湖2019-10-27

    太可怕了,哪怕我不是天主教徒也无法接受这部电影。波兰斯基作品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但我不可以。男女主是我最讨厌的那种神经质+虚伪冷的那种人设(我也不喜欢他们的长相,但和人设蛮贴合的)。可能是我和美国电影八字不合吧!仔细想想《大师和玛格丽特》也是个邪典故事……

  • TheAnglesWept2016-01-25

    就好比最后让人想知道婴儿到底长什么样子却又害怕看到,波兰斯基只用很简单的表现手法就能激发观者恐怖的想象力,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直到最后的邪教聚会段落达到爆发,从这方面来说可见波导对自己执导惊悚片很有自信。

  • ChrisKirk2018-12-27

    墙外之音引向潘多拉世界,用阴影连接对照墙壁两端的不真实生活,以细节对抗信仰,(男性)身份极权碰撞产生(女性)身份焦虑,于内于外都是圈养和剥削(不自由),此种意义上的“all of them witches”或许更值得把玩,仿若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下无法根除的畸形欲望;主妇、孕妇、新房客、外来人、天选之子,多重身份的接续发展与诱惑之下,言语行为成为反抗的武器与归训的权威,尤其是母性掩盖下的宗教质询最为震撼,通过唤醒人的本能并强行与宗教建立某种裙带联系(类似神话),达成最致命的服从。#is god dead?

  • 柯里昂阁下2018-12-05

    大半夜看恐怖片是再爽不过得了,这一次真的对波兰斯基吸粉了。对于恐怖氛围的营造太秒了,完全的是心理恐怖片的杰作,当真相一点点抽开,恐怖的效果也慢慢铺展开来。当你有一天发现,身边那些爱你的人都是在利用你生下撒旦的孩子的时候,这是多么绝望,而且还是一棒子龇牙咧嘴老态龙钟笑容可怕的魔鬼的信徒。西方的巫术、邪教这一类实在可怕,还是咱们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好啊。(ps:更让人惊悚的是波兰斯基因为这片子遭到邪教分子的迫害。)

  • Peter Cat2014-10-01

    如果故事不是收得那么紧,就几近无可挑剔的作品了。细节调度,值得拉片学习。

  • 岩井俊七2015-12-04

    以前看觉得是双重理解的心理悬疑片,今天老酒似乎又尝出新味道,结合导演早年身世,如一则寓言,人终究要被社会现实这个怪兽所吞噬,区别只有是盲从还是屈从。巨幕看老波波骇人于无形的技法,绝不是看下载所能比拟。但今日最动人的时刻却是最后致敬仁直的字幕,是的,电影会与我们同在

  • btr2015-12-04

    #波兰斯基影展# 越日常越惊悚。节奏感超好的心理惊悚片,视角愈来愈主观。Sinatra妻子时期的Mia Farrow好美,演得也很完美!(ps. 影城一厅总能带来最佳观影体验)

  • V.Dunham2012-01-26

    曾经把它视为人生最爱的电影,现在依然是。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加,对完美的视听体验和娴熟的叙事技巧已稔熟于心,拨开奇情的迷雾,由冰山一角发掘它的隐喻气味,成为了反复观看的最大乐趣。随着空间上世界-房间-子宫的逐步入侵,男性被名利侵蚀,女性被生育折磨,父亲身份在绝对权力(撒旦)的干涉下丧失伦理的把控权。所有细节都投射现代世界的无望和疯狂:亲密关系的虚伪,肉体的羸弱,科学(药丸、饮料)的无能,文字(姓名)的矫饰,真理者的迫害死亡,时尚(发型)的可笑,饮食(甜点、生肉)的危害,甚至有全球变暖和种族歧视(结尾只负责摄影的亚洲人)。最后Rosemary破除个体与界的边界,只目睹次世代异化的残酷真相。戏外是更真实的绝望:波兰斯基丑闻爆发,米娅被伦理纠缠,卡萨维蒂代表逝去的知识分子。用邪典完成对上帝已死的控诉。

  • 李濛Lemon2018-09-08

    《遗传厄运》应该参考了这部电影很多东西,但我更喜欢后者。波兰斯基的叙事太厉害,136分钟丝毫不觉冗长,邪教题材的恐怖片,没有一处是一惊一乍,没有一个镜头血浆四溅,依靠极好的节奏,极耐心的铺垫,依次抛出悬念,渐次营造出神秘邪恶的氛围。电影从三分之一处起,几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真相,但女主角困于群魔之中,毫无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苍白孱弱的米娅·法罗贡献了很棒的表演,观影过程被激起强烈的同情心。看完电影再联想波兰斯基本人的经历,难免唏嘘。

  • 嘟嘟熊之父2019-08-31

    对浓烈情绪的反制:镇定的恐惧,温柔的邪恶,理智的悲伤。平视的低机位象征潜伏与窥视,高楼林立的纽约城内,高等公民仍然被包围被胁迫。镜头的速率成为解锁谜团的钥匙,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放声大叫。

  • 蜉蝣2018-08-31

    不用任何惊悚手法制造出的莫大心理压力。满分!

  • TWY2017-11-12

    一切都慢慢的走向疯狂,秒针的嘀嗒、电话铃、敲门声和种种不请自来让夫妻无法消停,而这只是真正恐怖和痛苦的前奏,作品精彩而不过火的音效处理让看似不吓人的影像瞬间瘆人起来,白净的近乎沧桑的新房和米亚·法罗与猩红阴暗的邪恶古宅之间也形成了有趣的视觉反差。

  • 林小虫.2018-04-19

    首尾吟唱呼应,关于女性的自由斗争,不顺从和反文化成为一种热潮,丧灭主见必将沦为爱情的附属品。古老的传闻,撒旦的介入,胎儿的生与死直击每位母亲的心坎。米娅逐渐苍白的脸,不停拨动的玄琴音,紧绷的节律令人一阵阵压抑。“上帝已死,友人已死,情人已死”#结尾米娅那耐人寻味的一笑,倍感曲折。

  • Diva Tequila2012-11-25

    这电影让我特别不爽。。让我觉得恨。。

  • vivien2012-03-14

    本片的題外話似乎更是新聞。Polanski拍了部邪教電影結果妻子被邪惡組織斃了。Farrow演歇斯底里蠻適合不過從前大段看真誤以爲是產婦心理疾病幻覺造成的。撒旦的仔出生啦不得了了天要塌下來啦耶和華快讓瑪麗亞生個耶穌啊。。。

  • 阿巴厮2013-04-05

    逐步进入剧情之后,一切都欲罢不能,精彩到极致,直到最后Rosemary开始接受了现实,摇摇篮。撇开宗教的主题,电影在设置惊悚和悬念方面做到几乎完美,Rosemary的视角带领观众一起颤抖害怕。而宗教的主题,也更让电影不同于一般的恐怖电影,至于是怎样,倒也不想思考。

  • Derridager2017-11-05

    lots of invisible creeps!true horror,whether tangible or not,stems from the lack of belief ,which Polanski wanna show us in this film where evil Satan rules people's minds.the name Rosemary truly means a lot.It collaspe people with inner fears.

  • kylegun2012-11-14

    后世的恐怖片将这部电影的各种惊悚元素都更完善升级了,所以即便当年此片的颠覆性震撼了西方的各路邪教,间接害死了波兰斯基的老婆,可在“道德沦丧”的今天看来还是小儿科了点。当然,就电影语言和后半部的氛围塑造说来,还是不乏经典之处的。弄成开放式结局不好吗?

  • Panda的阴影2019-12-08

    《罗斯玛丽的婴儿》的叙事结构让我联想起《第六感》,同样是在漫长的铺垫后,才逐渐开始让我感受到“恐怖”氛围。电影里的前戏比《驱魔人》更吸引我,在赫斯突然意外昏迷后,故事情节也愈加诡异、扑朔迷离,剧情发展到高潮结尾也便豁然开朗(This is no dream! This is really happening! 这不是梦!这是真的!),可惜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看到令我好奇的婴儿样貌。—— ……罗斯玛丽在电话亭打电话的长镜头拍得挺赞,她见到希尔医生后的戏份让我担心接下来要发生不好的情况,结果不出所料……除了那个奇怪的梦境外,电影比较少有现代恐怖片那种“吓人”的镜头,更多是通过故事情节细节让观众“恐惧感”,对我而言是部比较独特另类的恐怖片。

  • 小A2014-03-11

    勉强上5星。片头片尾曲很好。前半小时略拖,后面剪辑略跳,平衡一下不行么。气氛渲染不错,顶光拍摄的恐怖效果不错。米娅·法罗年轻时也是很可爱的嘛。Victoria Vetri那个段子很有趣。

  • Annihilator2019-10-27

    【86%】这才是波兰斯基的水平嘛。调度冰冷得吓人,如此含蓄内敛,却放射着寒意与恐惧。前半段是非常有力的“异化”过程,被魔鬼侵犯的梦境之后,新婚的幸福日常逐渐分崩离析:比肉体的挟持更恐怖的是精神的挟持,你被迫相信你察觉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妄想。真相戳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更甚一层的“All of Them Witches”的恐怖包围,以及无确凿证据以至于在妄想与现实中迷失的彷徨。追逐戏和最后一场见到魔鬼圣婴的戏拍得太好了,Rosemary一直心心念念的孩子原来就是撒旦之子,结局从一开始便无法逆转,这是最深的绝望。到最后Rosemary眼含爱意的摇着摇篮,我已经分辨不清本片的母题是歌颂母爱还是唾弃母爱了——因为母性,人类甘愿背离上帝,成为撒旦之子的母亲。

  • 孤岛影者2019-07-24

    波兰斯基执导的首部好莱坞电影,也是其首部改编作品——根据艾拉·莱文同名小说改编。原定希胖执导的这部电影,在波兰斯基手中依然玩出了几分希胖的味道。一部根本无需恐怖镜头的影史级别恐怖片!迷晕如海上轮船的梦境,于“梦”中遭受撒旦的侵犯。在同《冷血惊魂》一般的时钟嘀嗒声下,不免让观众猜疑是否为心理焦虑所致的精神问题。而胜过《天师捉妖》的恐怖(惊悚)手法运用,两部又同是邪恶降临于世前夕,显然波兰斯基更会展现女性心理。不知故事中对宗教的映射,是否是曼森案发生的因素之一?观众跟随米亚·法罗从头至尾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心理惊悚感上已是达到完美!整体同样接近完美值得满分,因为值得重刷,甚至值得拉片。

  • 第七大陸2018-04-30

    最高级的一类恐怖片。婴儿不杀才恐怖,那是一名母亲(宗教)最彻底的屈服。

  • 深夜的阿斯伯格2018-10-14

    虽然军用直升飞机已经可以在空中到处飞,但古老的献祭咒语却依然有效。

  • 苗儿2012-05-30

    气氛和set都好极了。看到的寓意(主要):美国上流社会精英为财产地位出卖灵魂;年轻女人(人妻)的弱势地位(被长辈及夫君以保护的名义蒙蔽和愚昧);人与人的信任,即便亲人间也可以如荆棘。另,他们住的是中央公园边上的Dakota Apartments啊,John Lennon和Yoko Ono住的,Lennon被杀也是在那门前。

  • danyboy2013-02-23

    不错。这种恐怖片我喜欢。拼字桥段虽然早有准备,还真让我倒吸一口气。

  • 冬 寂 網 路2018-08-10

    “生育”之可怖或是感情中的爱意缺失,《罗斯玛丽》将撒旦教神秘主义挪用至女性对于男性(阴茎)的恐惧。一个惊悚的事件可以不发生于充满阴影的黑白斗室,而近在中产家庭夫妻与邻里关系之间,正如第一个空境所呈现的那样,阳光明媚的纽约角落隐藏着哥特建筑。由彻底的黑色改造而来的白,而在那场仪式性的“感孕”时,柔切及错误的视线顺接构建了“半梦半醒”的状态与妄想,令这些神秘性的存在似是而非,它们暗示着:这依然是一部内向化的精神分析影片。

  • 超cute侠2010-03-06

    最后那个孩子的脸也没有露出来,未知的恐惧才最吓人,波兰斯基很善于制造悬念,米亚的演出很不错。

  • 一匹讲故事的马2017-06-27

    这是一部特别古怪的电影,最后那一段母亲接受了魔鬼圣婴的戏让人感受到了罗曼波兰斯基的思考。虽然直观上并非能立刻悟道。

  • 萌 . 李2013-03-07

    当发现周围所有人包括最亲的人都在设计自己,没有一个人可靠,更没有一个人相信自己,那是什么恐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