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国7.3分历史剧情片《我控诉》BD1080p.中文字幕


我控诉海报

名称:我控诉

别名:控诉 / 德雷福斯冤案 / The Dreyfus Affair / An Officer and a Spy

主演:德尼·波达利德斯 / 路易·加瑞尔 / 马修·阿马立克 / Michèle / 格莱高利·嘉德波瓦 / 埃尔韦·皮埃尔 / 梅尔维尔·珀波 / 文森特·格拉斯 / 弗拉迪米尔·约尔丹诺夫 / 艾瑞克·拉夫 / 迪迪埃·桑德尔 / 达米安·勃纳尔 / 艾玛纽尔·塞尼耶 / 让·杜雅尔丹 / Pierre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地区:法国,意大利

年份:2019

语言:法语

时长:126分钟

更新:2023-04-30 14:44:45

我控诉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自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德雷福斯案件”。1894年,法国犹太裔上尉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加瑞尔饰)被错判为德国间谍,被判处叛国罪。

我控诉下载地址一

防止迅雷屏蔽磁力链,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我控诉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我控诉豆瓣热评

  • -2019-08-30

    Old ginger is always more spicy

  • 灵魂维修站2020-03-18

    那我也控诉波兰斯基您能去坐牢吗

  • 心是起司的獵手2019-08-31

    排了两场没排进去最后翻墙进去看的。片子没太多好说的,依旧冷静到毛骨悚然的typical Polanski,但是一出来就哭了。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或沉冤昭雪,或饮恨九泉,as long as someone is doing his/her duty,血书留在墙上就会有被看见的一天,…By all let this be heard

  • 九只苍蝇撞墙2020-03-17

    精致克制,除了主角皮卡尔略显呆板外,几乎是一法语版的“唐人街”。不能期待一部传统讲故事电影在技术上做的更恰如其分了。如果说有缺点,那就是面面俱到反而会让人看的有些兴致索然。两个片中并未提及的细节:1.皮卡尔在1906年恢复名誉三个月后就一跃成为政府内阁战争部长,德雷福斯案件的翻转为他积累了巨大的社会政治声望,这起案件八年后在社会舆论方面已经呈一边倒的对他这一方的支持态势,它也在随后三十年里间接使法国成为彼时欧洲大陆反犹主义情绪最为缓和的国家。2.我们所熟悉的“知识分子”概念正是在德雷福斯案件中因为左拉等人逆行于主流社会舆论和民意的背景下逐渐成形诞生的。无论现今的中文世界大家如何嘲笑“公知”这个称谓,它最初的来源指的是那群有胆量顶住主流民意和政治宣传的压力而公开发表不同见解的文化人。

  • 杨旖旎小姐2019-08-30

    #2019威尼斯第四场# 虽然导演今年身缠丑闻,但拍摄水平确实还是稳的。画面情节整体都很有年代感,尤其是几场冲突场面加上配乐很有质感。不过节奏有点问题,中后部剧情略拖沓。

  • Giacomolyu2019-08-31

    年轻人有时候也得欣赏下老派美,别总想着追求炫酷。

  • 谋杀游戏机2019-08-31

    聚焦19世纪末法国反犹浪潮中一起著名的冤假错案:一个讨厌犹太人的法国新任反间谍的处处长伸张正义,顶着巨大压力帮助一名犹太裔实习军官翻案,历经12年终获成功的故事。同样饱受过反犹太主义磨难的波兰斯基来精准重现这一历史事件再合适不过,让·杜雅尔丹饰演的皮卡尔温文尔雅,不畏强权,他不是脸谱化的英雄,只是一个仍愿意坚守良知的人,成功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性弧光的主角,被误判的犹太军官也相当耿直可爱。由于这是一场波及整个法国政界、军方、学界、评论界的事件,影片也展现了众多不同立场的丰富人物面貌,左拉的厉声控诉配上众生画面,震撼人心。许多罪名都是在时代浪潮推动下过度定论的,metoo后首次复出的波兰斯基,大概会对那名犹太军官有些更复杂的情绪吧。沉稳严肃的正剧,喜欢破旧办公楼昏暗自然光里飘扬的蒙蒙灰尘。

  • brennteiskalt2020-03-05

    真是遗憾,这样一部富有现时意义的作品陷入了倒波和挺波两个阵营歇斯底里的争斗里,导致其中重要的民主精神旁落。波兰斯基几十年在政治题材作品里的经验让整部电影看上去惊心动魄又不落窠臼,观众的情绪时刻被调动又不至于落入感伤。那么应该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波兰斯基的自我控诉吗?也许,但讨论这个毫无意义,波兰斯基和德雷福斯没有什么可比性。事实上,故事都不是从德雷福斯的角度叙述的,而是透过一位可以将正义与事实置于个人好恶之上的军官,宁把自己置于危险也要对抗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的公权力。这样的权力体系古而有之,今亦有之。任何挑战它的控诉都必须被倾听。

  • 南悠一2019-08-31

    会特别期待大导演拍历史题材,因为历史题材的重大意义在于“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背后会有个问题让观众不得不面对,“为什么导演在这个时刻选择了拍摄这个历史事件?”电影本身和它的作者两条分支拧成一条麻绳,戏里戏外互文,就像片中加瑞尔喊“我是无辜的。”观众看的不单是戏中戏,还有戏外戏。波兰斯基的克制在于,他原本真的可以发泄情绪“控诉”一下,但呈现出来的是,理性的头脑和剧作能力没有失控,仿佛还原史料一般讲述,沉郁、趣味欠缺却又引人瞩目。对他而言,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对我来说差点意思。

  • 天马星2020-03-14

    当一部影片实在没啥亮点的时候,就只好用古典,大气,稳健,克制等形容词来敷衍过去,这样一个题材交给波兰斯基,只捣鼓出这么一个他本人及格线水准的作品,那些四星五星真的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吗?

  • 剃刀头2019-09-04

    波兰斯基身份来拿捏这个法国现代史上最重要历史事件,可能比左拉同名文字还要来的精准。很多人重新提到《钢琴师》,我倒是想起他早年那部《苔丝》。

  • 文森特九六2020-03-11

    遍体鳞伤的记忆成为了无数次创作的潜行驱动力,在那些电影中进行的审判、争执与痛楚,包含着悔恨与自省的辩证甚至修正构成一次次对“那时的”自己和他人重新处置的假想推演,从而不断地得到自愈的宽慰、救赎以及可能的正确幻象,后觉尽是虚妄,然原罪已负,只好继续追索。那件事之后催生出的“阴谋”大约是“情欲”和“艺术反身”之外波兰斯基影像的最常见主题,且亦敌亦友,《我控诉》或许是终曲般的最后陈词,他的态度十分明确。电影还是相当好看的,角色的登场布置,空间的转换更替,甚至对话的递进层次,完美把控着节奏将一件已然丧失悬念的事件变作剖解“阴谋”的缴文,并借一个复杂的主角消解道德高地,可谓费尽心思,于观感于私念。拿手的小空间调度埋伏在每一场戏,而真正的“危险小空间”具象却只有关押加瑞尔的孤岛,特效虚假,但他意或在此。

  • 大叶子的小豆瓣2020-03-01

    上帝太多。 人类太少。

  • Pato2019-11-14

    波兰斯基教青年导演做人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20-03-15

    拍得很有史匠气质,但波兰斯基的水平应该不止于此。电影想讲述反犹主义下的平庸之恶,但讽刺的是所有主角都选择顺从这个制度,用伏法的姿态来守护内心公义。相比之下波兰斯基现实中的逃逸就显得渺小了:在鸡蛋和高墙之间人们会选择站鸡蛋,但没人会去捍卫一颗跳墙而走的鸡蛋,因为这对其他鸡蛋来说不公平。——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波兰斯基永远等不到自己的左拉的原因。

  • miao2019-08-31

    威尼斯电影节 历史正剧 有些特别的点 主角翻案的努力始终是失败的 每次转折都没有他的作用 也就都没有拍出来 但最终主角因此案而成为了当初压迫他自己的权力核心 另外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表现 虽显刻板但又是真实的

  • Alias2020-03-14

    我觉得大家还是有必要先看了片再决定要不要唾弃它(这和要不要唾弃“他”不是一回事)。德雷福斯事件是记录在案的真实历史,所以不存在说一些人有拍它的资格,而另一些人没有。当然如果波兰斯基自比德雷福斯来自辩无罪,那他没有这么做的资格。问题在于无论是左拉的《我控诉》中的“我”还是波兰斯基这部《我控诉》中的“我”,指代的都不是德雷福斯本人,波兰斯基没有通过此片辩称四十多年前的自己无罪,而他是否像片中的主角Picquart一样遭受了司法不公呢?确实有。他有没有资格把自己遭受的不公说出来呢?同样有。这其中不存在什么险恶用心。

  • 亵渎电影2020-03-16

    老导演总有一百万种方法掌控电影的节奏,好几次的剪辑点称得上惊艳,比如捡纸片那个转场,太妙了!导演将情绪和叙事控制的非常沉稳,剧本在类型套路和主题表达上又做的恰到好处,完美避开了类型俗套,同时也非常巧妙的完成了表达。这是那种关于如何拍电影的电影,它带来的情绪亢奋已经不是故事本身了,而是在导演风格很内敛沉稳的情况下,依旧不时的闪现高超的视听元素运用和视听技巧,这就是那种不着痕迹的真正的大师之作!看这部电影最直观的心理体验,就像看洪常秀和金敏喜的《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 徐若风2020-03-19

    从情报工作者的视角切入冤案,现实主义政治惊悚片拍法,主要聚焦体制内部的军官们来借古讽今。“复制品/赝品”、“另一个德雷福斯事件/同一个”、“不是我的错/是军方的错”,相似双方的微妙对立,构成电影的题眼。过于精准稳定,显现出人物被体制钳制和体制的麻木。但同时也让他们的面目显得老套,政府军官、媒体和无脑民粹都有点样板戏。军官的普遍逻辑在于,维稳需要沉默推诿、遮盖真相、无中生有,于是他们让自己不断干着程序正义但整套程序本身就是罪恶的事。而片中其他的话题,少数族群迫害、隐私监控等,也没有什么发挥。鉴于本片讲到底是号召大家站出来、说出来,拒绝特殊待遇,别和权势同流合污,某种意义上竟然还蛮“自反”的...

  • 夏日里的猫2019-11-17

    很久没有看过这种老派正经但是各项指数全程在线的电影了。不过那些说波兰斯基要借这部电影来为自己控诉的人是不是戏也有点太多了?

  • 哪吒男2020-03-17

    看了这么多部波兰斯基,第一次有看不明白的感觉,全程都是啥?咋了?啊?地铁上,老爷爷,看手机脸。

  • 嘟嘟熊之父2020-03-15

    由封闭空间组成的圈套,薄如蝉翼,密不透风;以冷漠的视角审判不公,是立场坚定掷地有声的,又是回避共鸣拒绝渲染的,甚至不惜以荒谬消解严肃。绝非人物或文本的自喻,但质问的口吻始终强烈,被禁足的灵魂已然从历史中穿堂而过,无数拼凑的叙事共同铸就了一体两面的真相与假象,混淆了包括声誉、名望、血统、国别在内的所有,是楔子、是盛宴、亦是放大镜。

  • 罗宾汉2019-08-30

    相比起同样承受社会舆论压力的伍迪艾伦,波兰斯基这部新作显然太过沉重而缺乏轻松幽默的自我调侃时刻,过分忠于史实,完全不是预料般情感激烈、戏剧化高潮不断的“控诉”题材。当然,法庭审判的段落还是体现出年代特色,相比之下,美术服装室内设计有点逊色。也许波兰斯基仅仅想透过这个真实事件来自诉心声,多年无法在媒体上发声的他终于找到这个好机会。多位法国实力派和影帝轮番登场的画面也是一大看点,然而,过于密集而夹杂人名术语的对白有点让人吃不消。

  • 我在吃冰激凌啊2020-03-01

    上帝太多,人类太少,已经变成人间炼狱。

  • 德卡的羊2020-03-14

    75/100,在这个时代,确实已难得一见这般纯熟的古典影片。没有从“受害者”的视角出发,而是以“调查者”的行动展开叙述,逐渐拨开阴云。用左拉“我控诉!”为名,携带着历史的幽灵,波兰斯基试图以此自证,发出有限的声音:“因为那是正确的”。

  • 奥兰少2020-03-15

    电影三星半。古典老派,叙事波澜不惊,以致这几个结构性闪回生硬到看得我尴尬。影片里有被舆论煽动不明所以跟着山呼万岁的暴民,影片外就有这乌烟瘴气的评论区。波兰斯基目前还是嫌疑人而未被定罪,审判他的应该是就事论事的舆论和法律。电影评论区的评价对象是影片质量,况且电影与文学作品不一样,并不完全属于导演。这令人发指的21%一星,审判的不只是波兰斯基,还有德雷福斯事件里为正义奔走的皮卡尔上校,发出我控诉的左拉,以及所有参与制作这部电影的演职人员。即便波兰斯基此刻选择这个题材有所指,但剥离他的丑闻,德雷福斯事件难道没有重提的价值吗?我一直觉得,没看电影没读书就标记且评价的,恐怕跟作伪证一样不诚信,跟波兰斯基可能的罪行相比,虽有轻重之别,却一样让人恶心。

  • 栗色雪2019-08-31

    #Venezia 11不是特别了解真实历史事件的我,有一种与看《巴里·林登》时相似的感觉:事无巨细地复原那个时代的物件、服饰、光源、街景、人物行为方式。前半程的平缓单调凸显结局的跌宕起伏,几场庭审戏令人神情激愤。或许波兰斯基知道自己的”控诉“最终也无法得到”正义”的审判,但是这种尽最大努力的冷眼旁观,戏里戏外互文着看,还是挺令人唏嘘的。

  • Peter Cat2020-03-18

    无一赘笔,恰到好处,不显耀,也不讨好。

  • 陸離2019-12-02

    在如今歐式庸俗(故作高深的現代主義)與美式庸俗(擁抱淺薄的大眾文化)的雙重排擠下,古典主義仍據一席之地,甚至仍是人類內心深處的唯一主流。

  • spurri2020-03-16

    拿个话筒采访一下那些给一星的人,你们看电影吗,平时都看点啥呢。

  • Florrie_likkke2019-11-16

    周二的首映因女权运动取消了,mais bon,我还是一贯态度。这个题材交给波兰斯基太合适不过,若是给其他一些沉不住气的导演,怕是各种剪辑音乐大肆渲染煽情就来了,司机不愧大导演级别,处理得之冷静,全片几乎不见一点煽情,仅还原历史。前几天刚去看了「光荣之路」,两部对照太有意思。司机客串那一段好可爱。

  • 欢乐分裂2020-03-17

    开场氛围就很慑人,沉郁肃穆的色调,规整精工的构图,流畅运镜与调度,全片保持考究的视听语言技巧,在早知结果的前提下依然稳住悬疑,不谈突破,亦是水准之作。这一桩震动法国社会的事件(甚至普鲁斯特在《追忆》中亦将此事作为时代的标识),几乎是整个欧洲时事的切片,再现反犹主义在欧洲的源远流长(开篇中几个军官谈及清除犹太人犹如祛除瘟疫,历史上正有将瘟疫根源嫁祸于犹太人之史实)。虽是风暴中心,德雷福斯却处于叙事边缘,于是观者可从更客观的距离去审视全局,也无需刻意去代入某个角色。《震旦报》以一连串“我控诉”排比之势彰显直面真相的勇气,百余年前,置安危于身外的个人、新闻媒介与文学创作者就明晓保持独立姿态和清醒头脑、遵循真理和正义的良知是何等可贵,对照今日现实,或许更有意味。

  • 锐利修蕊2020-03-16

    如果放弃导演署名或是代号入场,这部电影的命运或许还有机会改变,那本是每部作品都有可能得到的注意或淡忘。但放在这样一个时代,“我控诉”三个字永远比“我沉默”要来得珍贵。与其说德雷福斯案与导演事件互文,不如说这样一个无论真假都被蒙蔽改口的时代,任何电影都与封闭信息互文。个人没感觉到波兰斯基借着此片希望沉冤得雪,也没感觉到正常观点有冒犯到。电影完整套用视听语言逻辑,跳脱此片收获的评论与抵制,或若干年后有可能得到的倒退“回到电影本身来说”。借由此片我们可以开始思考,所谓开放评论的客观性,何尝不是一种自圆其说地伪善?当电影优秀嘉奖创作者是常态,反之创作者的污泥势必也会影响到作品本身。这不是讨论而是事实,那便是每个人主观论断之后的客观呈现罢了。

  • Lelia2019-11-14

    C2级听力我等中文版

  • 江湖仁2020-03-18

    没看过电影的人打你的分,你这样不会对波兰斯基有任何方面的影响,只会让我们国内比较像样的电影点评网站变得越来越没有公信力,傻子。

  • 哼哼.floweray2020-03-15

    0分和满分都是矫揉造作

  • zitsunari2020-03-16

    这个事件是不是可以拍得再精彩一点?他们的执着也好黑暗也好,呈现出来都有点不咸不淡,可能是每天的现实看多了麻木了

  • 把噗2020-03-17

    说真话的勇气。

  • 星辰292020-03-10

    摄影、 配乐都恰到好处。也表现了导演对自己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的思考和控诉。不知道评论区打一星的道德警察们有多少看了这部电影。我倡导女权,但是我反对盲目的、情绪化的女权。这种集体性的癫狂,与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又有多大的区别?

  • 柯诺2020-03-18

    德雷福斯去要军衔,皮卡尔说抱歉。德雷福斯也从未对皮卡尔说感谢。两人仅有两次正面对视,保持距离。波兰斯基想说,在正义面前,无关动情,所以电影也要理性克制,表演也显得冷面无味。拍一场婚外恋后的求婚戏,用字幕交代翻案收尾,外冷内热反高潮。